譴責無線新聞失實報導順寧道楊媽媽聯署聲明

譴責無線新聞失實報導順寧道楊媽媽聯署聲明 無線新聞於4月17號之晚間新聞中,報導了順寧道楊媽媽(楊源柳女士)的露宿抗議的情況。 視而不見 斷章取義 扭曲訴求 不論是訪問現場展出的立場書,或是接受訪問中的楊源柳,皆老實清楚地表達了三項整體政策的問題和集體的訴求: 一)要求市建局承認凍結日租戶身份,還該區其他十二名被迫遷租戶重建租戶的權 利,即原區公屋安置或租戶原有之搬遷補償。 二)在未來20年180多個未公佈的重建區內,市建局都要依照《市區重建策略》,承認凍結人口日租戶身份。 三) 香港特區政府承認1999年就港人內地所生子女問題提請人大釋法,是一個錯誤;並且,還我們數千多個因人大釋法而喪失居港權的人士,合法居港的權利。 但無線新聞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把近六分鐘的訪談剪成失去上文下理的兩句話,將她的訴求完全扭曲,把對政策的控訴扭曲成個人上公屋的要求,將集體訴求扭曲成個人訴求。 漠視簡單事實 轉移視線 隱暪問題焦點 楊源柳多番提及市建局不承認十三戶被迫遷租戶身份,更有另一持香港身份證的被迫遷租戶一同接受訪問。事實是根本所有被迫遷租戶皆不獲承認身份,喪失原區安置權益,與當事人是否持雙程證一點關係也沒有。事實是:據悉,被迫遷十多戶中,只有楊源柳一人是持雙程證,但所有十多戶都不獲市建局承認身份。 雙程證在這宗報導裡完全不是問題焦點,是顯而易見的。然而,無線的報導竟替市建局指出「雙程證」這件無關的事實,明顯是利用香港許多市民對新移民和持雙程證人士的不滿,來轉移整個問題的視線,完全隱瞞重建政策對租戶不公的問題。無線新聞報導,成了市建局的宣傳機器,基層被完全消音,違反新聞工作為民喉舌的責任。 大眾媒體應有責任 一件「事件」發生之後,如果不透過轉述,是不能被呈現。轉述就會有資料上的剪裁,取捨和修飾,轉述者也總會有意或無意地壟斷「事件」的詮釋權,客觀中立因而也不曾存在。然而,正因如此,媒體更應自覺自己對無權勢者發聲的壟斷權,無線作為主流傳媒的龍頭,理應醒覺自己有維護社會公義的責任,至低限度準確轉達楊媽媽的訴求,但無線新聞連這至低要求也做不到,反而在報導上明顯地偏幫不論資源還是政策上的決策權都比基層大無數倍的市建局。 read more

[請聯署]支持保留啟德校園

浸大視藝校園發展關注組聯署聲明 自本年1月以來,經過種種我院搬遷的傳言、學生惶恐的討論,繼而引發各式自發抗議及本關注組的成立,及4月13日校方初次面對學生的質詢。關注組希望於此表達對啟德校園去留問題的立場,以及點出事件當各種引申議題。 學生爭取保留優良校園 啟德校園為前皇家空軍基地,屬一級歷史建築。在視覺藝術院使用啟德校園的7年中,學生把創作活動及展示空間申伸延至每一個角落。我們深深體會這種寬敞、開放、室內外兼備的校園環境,如何剌激靈感之餘,切實在把藝術教學模式帶到一個更多元化的層面。啟德校園有充足的創作及展示空間,更包括8間學生工作室,成為學生自發舉辦活動的場所,形成小形藝術村格局,培養出本院獨特文化氣息。是以當搬遷傳言流出後,學生紛紛自發抗議表明立場,從而成立本關注組。 校方堅持搬遷 在4月13日咨詢大會上,校方指搬遷是一直以來學院發展計劃之內,並無打算長久租用作教學用途。2009年向政府申請續租3年,只為應付334改制時期。傳理視藝大樓是大學向教資會申請撥款,為視覺藝術院課程而建,所以學院搬遷到新大樓是合理的。而按教資會的方程式計算,新大樓的面積理論上比啟德校園大。關注組認為校方並未理解到啟德校園作為藝術教育場所的優勢,只以固有的空間計算方程式把全院搬到新大樓,無視方程式所不計算的戶外空間,必將影響教學質素。而新大樓各樣設計、規劃及管理也受到師生批評。面對師生的指控,校方稱會繼續完善大樓,同時願意以30萬一個月的市價,再租用啟德校園至2013年7月以完成交接。並尋求與將會租用的友好機構分租啟德校園低座大樓作推動社區藝術之用。換言之,校方一直忽視啟德校園作藝術教育場所的優勢,並在面對加租壓力下選擇放棄爭取,同時接受政府的不合理加租。 王英偉身份令人懷疑 經網上會議記錄核實,藝發局正是浸大校方口中將會「分租」啟德校園的「友好機構」。王英偉先生身兼藝發局主席及浸會大學校董會主席,早於上年度已到視察啟德校園環境。在藝術發展的路上,一所藝術學院居然要為推動藝發的藝發局讓路,我們不期然質疑:王英偉先生有盡力為視覺藝術院爭取更好的教學場所嗎?對產業署開出的天價租金,王英偉先生又是否接受?而其他藝發局成員又是否知曉視覺藝術院面臨的處境?面對學生疑問及致函要求回應,王英偉先生始終未有清晰交代。 主動活化古蹟要比700萬 活化古蹟並不是視覺藝術院的辦學原因,但學院師生通過籌辦社群活動,主動以藝術回饋社會。學生亦以社區生活為靈感,創作藝術品,並邀請居民參觀展覽。每年視覺藝術院畢業展吸引大量公眾參觀,使市民可參與使用這座古意欣然的建築。如此負起社會責任的教學團體,產業署竟然開出30萬一個月的續租條件,是之前月租5萬的6倍。加上其他維修保養開支,校方估計一年需支付近700萬。產業署到底基於甚麼理據加租、對及後租用的藝發局之是否出同一個價錢?就種種疑問關注組去信產業署,但得不到正面回覆。 政府對藝術文化發展欠承擔 近年「藝術」稀有地進入了大家的關注之中。文化局在望、西九準備上馬、藝術市場火熱,連中小學都努力提升藝術教育水平,增加創意教育在學習中的比重。不論以上轉變是好是壞,公眾的眼光的確在藝術文化上愈放愈多。在當前情況下,香港高等藝術教育只應向更好更有利教學的環境進發。然而視覺藝術院在當下竟因著搬遷,而面臨總總困難。由一眾師生活化的啟德校園,要變回一所辨公室,而且更大幅加租。試問種種舉動,如何展現政府對藝術文化發展的承擔? 香港藝術教育走了好一段長路,我們不能再對藝術教育的配套得過且過。關注組除關心這個豐富了藝術教育的啟德校園,更要以藝術工作者的身分,質疑校方及政府的做法以及一切潛藏的疑點。同時期望各界加入到這個橫跨藝術、高等教育、文化政策、古蹟使用的具大議題,使事件有更多面向的討論。為此,關注組提出四點訴求: 1)浸會大學方面必須正視藝術發展與環境配套之間的關係。重新檢視視覺藝術院的發展方向,不再用舊有的觀念或方程式理解藝術教育。在得出一個師生均接受的方案之前,不可開始搬遷。關注組以最大的期許,等待校方與我們一同爭取合適的學習場所,保留啟德校園。 2)政府及有關部門必須解釋加租原因,及背後的政策依據。關注組要求政府承擔起藝術文化發展的責任,切勿以錢衡量一所學術機構,並藉由學生的訴求,重新考量啟德校園的發展。 3)藝發局主席及浸會大學校董會主席王英偉先生必須盡快交代是次事件的角色。不論其身份為前者或後者,均對視覺藝術院發展有著不可推諉的責任。王英偉先生應作為居中橋樑,幫助學生爭取保留啟德校園。 4) 關注組期望藝文界友好,一同就是次事件展開討論。啟德校園的去留不單影響視覺藝術院數百學子的學習環境,更是開展香港高等藝術教育討論的切入點。政府在藝文發展的老問題上,依然愛理不理。當西九在前、中小學生開拓藝術教育、各持份者相繼檢視本地藝術現況時,高等藝術教育又需要怎樣的配套?我們期望藉此事開展新一輪的對話。 此事除關係到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的學生外,亦為藝文發展的議題。我們希望等到各界的支持和發表意見。唯有在各師生及界別意向支持之下,啟德校園事件才能夠完滿解決。我們希望你可以聯署此聲明,以支持關注組的理據及表達本院師生的訴求。 請把你的1)姓名… read more

網上聯署「立即停止日本太地的海豚屠殺!」

  每年在日本都有超過二萬隻海豚及小型鯨類被漁船圍捕、魚叉及船 頭捕獵等方法捕殺而死。日本的海豚獵殺行為,以及其背後所引申的動物權益及生態保育問題,已逐漸引起愈來愈多的國際組織關注,包括國際捕鯨協會(IWC)。此外,本年在奧斯卡得獎的紀錄片《海豚灣》赤裸地暴露了日本屠殺海豚的行為,更是進一步地引起了社會大眾的關心。   在過去20年,已有超過40萬隻鯨豚動物在日本水域被殺。其中一種捕獵海豚方法名為「漁船圍捕」,多艘漁船會以漁網把海豚及小型鯨類圍起,再把牠們趕進淺水區域,在灣內的漁民便會把海豚殺死,用作日後製成各類產品。在日本太地(Taiji) 及Futo,大部分海豚都會即場被屠宰,有些被宰殺時仍然清醒。之後,牠們便會被運上貨車,被製成各類肉類製品及肥料。另外,一些年青的海豚則會被「救起」,被賣往各個水族館作表演用途。這正是推動海豚捕殺的主因,很多漁民都承認若不是水族館行業付出高價,他們也不會繼續捕殺海豚。   2010年10月14日是國際反對日本屠殺海豚及小型鯨類的抗議日。全球數以萬計的環保組織代表及個人將會到當地的日本領事館進行和平抗議行動,希望迫使日本停止捕殺海豚。除了參加是次抗議行動外,我們亦呼籲大家簽名聯署本聲明,以表達對日本屠殺海豚行為的不滿。所有簽名經整理後將會轉交日本政府的有關部門。   若需要更多有關資料,請瀏覽以下網址:  日本海豚日:www.SaveTaijiDolphins.org 紀錄片《海豚灣》: www.thecovemovie.com 聯署英文版(English version): http://www.gopetition.com/petition/39742.html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