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Technology
Target: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成員
Region:
Hong Kong
Website:
www.greenpartypost.net

我們是「反核之眾」(聯盟)的33個團體、「香港核能輻射研究會」及個別團體及人士,就明年「檢討兩電利潤管制協議」有以下觀點與要求;悉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將於本年十二月進行有關香港電力結構討論,故特此要求容讓我們的代表到場清楚向議員解釋有關論點及知識,並解拆電力公司長期在社會上鼓動的謊言,以正公共決策者與公眾的視聽。

歡迎個人及團體聯署本信。請於2012年11月12日或之前作網上聯署,請盡量使用全名及寫上職銜等資料,或電郵你的全名及職銜等資料(如適用)到nucleareducationhk@gmail.com, nonukessinohk@gmail.com, mansiwai@gmail.com

致: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成員
日期:2012年11月13日

要求列席兩會「香港電力結構」討論,並解釋對香港使用核能的論點及知識

我們是「反核之眾」(聯盟)的33個團體、「香港核能輻射研究會」及個別團體及人士,就明年「檢討兩電利潤管制協議」有以下觀點與要求;悉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將於本年十二月進行有關香港電力結構討論,故特此要求容讓我們的代表到場清楚向議員解釋有關論點及知識,並解拆電力公司長期在社會上鼓動的謊言,以正公共決策者與公眾的視聽。

香港的電力結構的一大污點,是結構中存在了核能使用。不要說擴大核能比例,即使維持目前23%的核能使用,都是完全不合理的。以下是我們的分析:

核能的生產流程涉及十四個程序,步步都使用火力發電,故消耗能源及碳排放並不如某些「專家」所估計的,是「零」或是非常地少。(註1)尤其是在生產全程中產生的核廢料(單是一個100萬千瓦的反應爐已每年產生30噸高階廢料,如大亞灣-嶺澳共六個反應爐,每年便產生180噸這樣的廢料;還有其他中、低階廢料,這還沒有計算其他生產程序下,如礦場中製造驚人數量的礦渣,及日後廠房退役所有待處理的大量廢物等等等等),這些核廢料都是輻射性的;而這裏牽涉著二百多種核輻射同位素,其中不少的半衰期是以萬年以至數十萬年計,事實上就是永存的輻射物,需要根本無法估計的大量能源去企圖「永遠封鎖」它們、「永遠看守」它們,和隨時應付突變。用這樣耗費地球資源的方法去產生的核能,其環境代價及生產流程中出現意外時引致的驚人損失,都是由人民來承擔,利潤卻歸電力集團,你們說世上有沒有比這更不公道的事﹗

香港的電力公司與世界任何電力財團一樣,它投資核電引生的環境、人命、公眾健康損失、後代基因變異、發生意外時大片土地(不是官方撤離區方圓20公里那麼簡單)永遠價值歸零……(註2)這一切一切,是有法律保證了它屆時只需稍作賠償——大亞灣核電廠「按現行中國法規,核電站營運者對單一宗核事故承擔的法律責任最高達人民幣3 億元。如營運者須支付的賠償超過這個限額,中國政府會提供財政補償,上限為人民幣8 億元。」(見《大亞灣應變計劃》第十二章〈法律權力及賠償〉)分攤下來,每個身家性命財產遭沉重打擊的公民,不見得能獲償一碗鹹蛋粥的數額。赤裸的事實是,鑒於生產核電危險,根本沒有保險公司願意接受核電公司的投保,即是說,出了事如要作出足夠的賠償,如將全體受害者永久撤離重新安置等「補底」賠償,便全由政府來擔當;但由於這樣等於是政府破產,故本質上政府就有極大誘因去聯同電力公司隱瞞核災情的嚴重性,或採用臨時更改「可接受輻射水平」的技倆去逃避賠償(這些手段在福島都用上了)。總之一句,真正要承受不能承受的龐大苦果的,就是人民。

「中電」投資大亞灣核電廠(及香港西面250公里、位處地震區陽江的核電廠),完全與香港的用電需要無關——香港目前「用電量」中備用電達40%或以上,備用比例為世界罕有地高,可見是欺騙性的「製造需要」,故停止輸入那23%的核電,對供電一點影響都沒有。人民再用心節能,更可完全應付《京都議定書》減碳承諾的需要。足證「中電」投資核電及強迫港人使用,是個徹頭徹尾的反人民的官商勾結。立法會議員不代表人民向核能說「不」,又如何可代表人民?

基於此,我們值「兩電利潤管制協議」中期檢討這段期間,提出以下的具體要求:

*** 香港完全停用核電。這樣一來,香港人顯示自己有足夠的對土地與生命永續的責任承擔,便可進而義無反顧地對中國在東亞沿海搞核能大躍進提出質疑。(註3) ***

反之,如果香港並不即時停用核電(例如還維持著23%用核的現狀),那麼,以風險始終存在於我們咫尺之遙而論,其實香港用23%,或稍為少些,或更多一些,都毫無分別。但是,若從最起碼的公義要求來看,其實只要一朝不全面停用核電,那麼我們就應該按使用核電比例,去輸入(及安排在本地妥善處理——怎樣去做其實全世界都不知道)產生這個比例核能的核廢料!(註4) 這是作為香港人起碼的對他人要負的責任。當然,縱使按足比例接收核電廠的核廢料,也是無助於處理在核電廠發電的前期與後期的生產工序中製造出來的核廢料的,所以香港要同時成立賠償基金,賠償備受核能輻射物傷害的鈾礦工、鈾礦場附近的居民(通常都是邊緣群體)、各生產階段中備受這些輻射物傷害的工人,等等。

香港人應立即終止將核廢料大禍害留給他人的惡行:如果不願做不負責任的用者,又不欲與核廢料日夜相伴,更要停止讓官商勾結把我們置諸荒謬而永久沉淪之孽境,在核能問題上,立即而永久停止使用,就是我們重建生命與尊嚴的唯一出路。

本意見書涉及的知識、外國經驗、數據等等,我們的代表隨時願意與環境事務委員會及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的各位議員一同深入研究,請安排我們的代表至少一次被諮詢的機會。

(註1) Kristin Shrader-Frechette. What Will Work: Fight Climate Change with Renewable Energy, Not Nuclear Pow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註2) Alexey V. Yablokov, Vassily B. Nesterenko and Alexey V. Nesterenko. Chernobyl: Consequences of the Catastrophe for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vol.1181, 2009.

(註3) 本年十月下旬,中國國務院會議決定3年內擱置本擬在內陸興建核電廠的全部計劃,這等於是國務院承認了核電廠的危險性不是一向宣傳中的那麼低,在內陸出事輻射便向四方八面抵達民居及城鄉。但是,沿海而建並不表示輻射往海洋方向吹去自此消失,在北半球萬年存在姑且不說,香港一年就有大部份時間處於大亞灣核電廠及其旁邊的四個嶺澳核反應爐的下風區,又怎樣逃避永成廢墟的威脅?

(註4) 不少朋友認為這些核廢料應存放於政府總部及「中電」嘉道理家族的住所及物業中。

團體聯署:

反核之眾33個團體:
●小瀝源圓洲角環境關注組
●新又新文教社
●反核家長組
●World Student Christian Federation (Asia Pacific)
●Asian People's Theatre Festival Society
●慢慢走故事坊
●街坊工友服務處
●社會民主連線
●立法會議員梁國雄辦事處
●綠黨報
●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Humanist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工業傷亡權益會
●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辦事處
●亞洲專訊
●一群不願做愚民的反核人士
●先驅社
●反核@中國香港編輯部
●社會主義行動反核青年部隊
●黃國桐議員辦事處
●梁志成議員辦事處
●四五行動
●緣來有機
●陳皮村網站
●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
●青台
●回歸基督精神同盟
●齊澤克學會
●一代人公社
●橄欖山
●合一運動同學會
●左翼21
●1217香片公社
香港核能輻射研究會
紫藤
C & G Artpartment藝術單位

個人聯署:

梁碧琪 (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講師;Fellow, Cambridge Overseas Society)
黃天傑
陳士齊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高級講師,主講科目包括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文思慧博士
麥肖玲博士
金佩瑋(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兼任講師)
劉明蕙 (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生)
陳文彥 (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士、性別研究課程哲學碩士)
梁麗欣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碩士生)
胡嘉明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
張燕芳
陳雅輝
戴汝悅
范坡坡(紀錄片導演)
Eleanor CHEUNG (Senior Research Assistan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廖本勤
WU Chung Fai (M.A.)
葉柱政
葉劍青(心理學家)
TSANG Gar Yin
Dr. MAK Hoi Shan (Assistant Professor, Academy of Visual Art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王潔瑩(香港浸會大學博士生、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
Dr. Lucetta KAM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Creative Writi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許恩恩
JI Qiushuang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三年級)
Dr. Jennifer CHAN (Associate Professor, Faculty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olly SHAM(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畢業生,台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助理)
H.C.L. LAU (CEng, MIMechE)
傅逸軒 (台灣 勵馨基金會 國際事務專員,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碩士)
魂游(藝術家/研究員)
洛楓(詩人)
Jaroslaw Czarnecki (Sopot, Poland. Born in 1967, son of Leonard and Irene; Elvin Flamingo - artist)
李維怡(社區文化工作者)
Ivy MA (Visual Artist)
俞若玫(作家)
Sin Kwan Chan
WU Wen Hsuan
李智良(作家)
Lydia LUI (香港中文大學語文教育學士、性別研究課程哲學碩士)
林智聰(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碩士)
Dr. Anita K.W. CHAN (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曾逸謙 (英國華威大學英語文學系博士研究生)
朱大成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講師)
HUI Yuen Kwong (退休)
胡露茜 (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兼任講師)
Dr. HY YU (Doctor)
Ka Yip Eric LIU (Forestry Officer)
Dr. Elza SC TSANG (Senior Lecturer,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AM Siu Ling (香港中文大學訊息工程學學士、社會工作社會科學碩士生)
Fiona FONG (Associate)
FONG Wan Chi (Artist)
CHEUNG Choi Wan (普通市民)
WAN Hoi Wing (市民)
LAI Oi Lam (中醫師)
WONG Philip (Account)
Celia LAU (兩個孩子的母親)
Alison SO (MPhil (Gender Studies Programm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Kenneth YEUNG (Philosophy)
FAN Tsam Ue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畢業生)
鄭佩群 (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哲學碩士)
LEUNG Nim Ming (MA in Philosoph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Bella IP (Soap Maker)
Yvonne LEUNG (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兼任講師, PhD Candidate,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ephenie NG (Light worker)
XU Ankai (PhD Candida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Switzerland B.A. in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
張翠瑜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學助理)
Kevin LI (NGO worker)
陳芳芳 (研究生)
林藹雲
PUK Yuk Yin (Designer)
Hillman TAM (Family Therapist)
Sharon HO
CHOW Yiu Fai
Chan To
CHAN Ka Sing
CHEUK Ho Yin
孔令瑜
Amy CHAK (Hong Kong Citizen)
Daniel MA (Manager)
WONG Koon Hung (Account)
Phyllis HUANG (Merchandise Planner)
YEUNG Kin Bun (Parkson) (香港市民)
CHOI Hoi Shan (Programme Director)
CHIU Vincent Chi-Wai (Student)
Phyllis WONG (Church Minister)
Iris WAN (香港市民)
Pauline FONG (C.P.A.)
Loretta CHAN (香港市民)
WONG Ching Man (Actress - HKAPA Drama School BFA3 student)
Dennis CHAN (社工學生)
Phoebe M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School of Creative Media,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ceberg HO (香港市民)
CHING Siu Yeung (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year-3 student,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CHAN KaiNam (student)
羅至傑 (藝術家)
LAW Man Lok
賴瑞芳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學士,樹藝師,園藝師)
黃碧艷 (香港市民)
Dr. LO Yuen-yi
Dr. WONG Kit Mui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Dr. Damian CHENG (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
Dorothy CHEUNG (Communication)
Dr. HUNG Chung Fun Steven (Hong Kong Education Policy Observatory)
Venus CHOW (PhD Candidate, Gender Studies Programm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陳銳才 (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博士候選人)
Toto CHOI (Associate Director of LTED, Hong Kong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吴柏毅 (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系博士生)
蔡寶瓊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LI Yeung Kan (退休人士)
LEUNG Po Shan (Ph.D studen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aniel LAI (Officer)
Connie HO (Hong Kong Citizen)
Jacky CHENG (Senior Technical Officer)
QiQi GUO (Student)
Yu HUANG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POON Yu Hin (MPhi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imothy LAU (香港市民)
Felix LAU (Citizen of Hong Kong)
K H CHUI (Hong Kong citizen)
周豁然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三年級學生)
Moira YEUNG (Professor Emeritus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蔡建誠
陈光誉
LAU Ng Wah (B.A., M. Phil.)
譚棨禧 (香港市民)
YEUN Pui Man (Bachelor of Journalism (Class of 2014), HKU)
TSANG On Fu Clara (Bachelor of Divinity, The South East Asia Graduate School of Theology; Bachelor of Education (Honours) (Secondary),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Master of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Michelle FONG (赫爾辛基大學文化人類學碩士)
Angela YIP
Flykid YIK
Dr. David Yeung (Retired Physician)
Casey LAU (CPA)
林慧嫻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系三年級)
Foon Kok (Clerk)
LAU Mei Woon
CHAN Sin Yuk (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碩士研究生)
Small LUK (註冊社工、註冊催眠治癒師、註冊中醫)
葉慧虹 (CUHK, PhD candidate)
Benjamin SHAFON (Human Being)
CHEUNG Lik-kwan (Assistant Professor,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黃愛倫 (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哲學碩士)
Miranda YIP (Policy Officer / Activist)
蘇淑蓮 (香港教育學院 高級專任導師)
Janice LEUNG (Researcher / Journalist)
CHEUNG Wing Ki (Education)
Shery LAU (Manageress)
SHAM Pui Tung (Student)
Melody CHAN (Trainee Solicitor)
鄺舜怡 (市民)
葉漢明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系主任、教授)
陳惠芳 (Craftopia)
伍玉儀 (教育)
黃潔貞博士 (香港教育學院)
CHAN Hing Yuen
YUEN Che Hung (Writer)
Eugenia PENG (Secretary)
HO Cho Cheong George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系三年級生)
Lau Chi Hung (Secretary)
TO Tsz Kin James (中學教師,香港大學哲學碩士(理學院),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香港大學教育文憑(主修通識))
陳清華 (繪畫藝術工作者)
CHEUNG Chiu Kan (反核行動組負責人)
林樹棠 (香港中文大學社學科學碩士生)
Cheung Hang Kwong (Student of Theology)

GoPetition respects your privacy.

The 停用核電聯署信 petition to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成員 was written by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NUCLEAR RADIATION HK and is in the category Science & Technology at GoPetition.